电工学习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内部结构

2015-1-24 11:57| 编辑:电工学习网| 查看: 54291| 评论: 0


  4、控制单元

   现代变频调速基本是用16位、32位单片机或DSP为控制核心,从而实现全数字化控制。

  4.1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

  在交流变频器中使用的非智能控制方式有V/f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 V/f控制

  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图14  V/f控制变频器结构

   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2) 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是一种直接控制转矩的控制方式,它是在V/f控制的基础上,按照知道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电源频率,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可以使电动机具有对应的输出转矩。这种控制方式,在控制系统中需要安装速度传感器,有时还加有电流反馈,对频率和电流进行控制,因此,这是一种闭环控制方式,可以使变频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急速的加减速和负载变动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图15  转差频率控制


                 
  (3) 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目前在变频器中实际应用的矢量控制方式主要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和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两种。


 图16   基于转差频率的矢量控制方式

  基于转差频率的矢量控制方式与转差频率控制方式两者的定常特性一致,但是基于转差频率的矢量控制还要经过坐标变换对电动机定子电流的相位进行控制,使之满足一定的条件,以消除转矩电流过渡过程中的波动。因此,基于转差频率的矢量控制方式比转差频率控制方式在输出特性方面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方式,需要在电动机上安装速度传感器,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图17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是通过坐标变换处理分别对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然后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电流辨识转速以达到控制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目的。这种控制方式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但计算比较复杂,一般需要专门的处理器来进行计算,因此,实时性不是太理想,控制精度受到计算精度的影响。


看过《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内部结构》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 变频器的接线方法图解 教你怎么搞定变频器
  • 西门子V20变频器设置步骤
  • 变频器过流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 ABB变频器显示错误代码F0001的原因
  • 变频器频率调不上去原因和解决方法
  • 施耐德变频器通用参数设置步骤
热门推荐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3-5-17 15:46

Powered by © 2011-2022 www.shop-samurai.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不良信息举报

技术驱动未来! 电工学习网—专业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技术学习网站。

栏目导航: 工控家园 | 三菱plc | 西门子plc | 欧姆龙plc | plc视频教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