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2015-1-1 08:18| 编辑:电工学习网| 查看: 19496| 评论: 0

图1 正常运行情况

 

 

 

  

 

 

    参看图1至图6及其讲解,了解本章对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以及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并且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基本组成的学习深入了解各部分工作内容。
    一、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学习,初步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1. 为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应该要求它能够正确区分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以实现保护。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 ,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的负荷电流越大。同时,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的范围内变化,且靠近于电源端母线上的电压较高。线路始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决定于由它供电的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和线路的参数。
    由电压与电流之间所代表的“测量阻抗”是在线路始端所感受到的、由负荷所反应出来的一个等效阻抗,其值一般很大。
图2 d点三相短路情况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上图所示),假定在线路B-C上发生了三相短路,则短路点的电压 降低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均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 ,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距短路点越近时降低得越多。
    设以 表示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阻抗,则母线上的残余电压应为
    此时之间的相位角就是的阻抗角,在线路始端的测量阻抗就是,此测量阻抗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距离。
    2. 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之后,总是伴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的变化。故利用正常运行与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的区别,便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1)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
    (2)反应于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
    (3)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的距离保护(或低阻抗保护)等。
    电力系统中的任一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时,在某一瞬间,负荷电流总是从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流出。
图 3 正常运行状态

    说明:如果统一规定电流的正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则A-B两侧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图中为实际方向)。
图4点短路时的电流分布

    说明:当线路A-B范围以外的点短路时,由电源I所供给的短路电流将流过线路A-B,此时A-B两侧的电流仍然是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特征与正常运行时一样。

图5点短路时的电流分布

    说明:在线路A-B两侧的电流都是由母线流向线路,此时两个电流的大小一般不相等,在理想情况下(两侧电势同相位且全系统的阻抗角相等),两个电流同相位。
    要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必须“区分”电力系统的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三种运行状态,“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而要“区分和甄别”,必须寻找电力元件在这三种运行状态下的可测参量(继电保护主要测电气量)的“差异”,提取和利用这些可测参量的“差异”,实现对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元件的快速“区分”。
    3. 依据可测电气量的不同差异,可以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不同运行状态下具有明显差异的电气量有:
    (1)流过电力元件的相电流、序电流、功率及其方向;
    (2)元件的运行相电压幅值、序电压幅值;
    (3)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测量阻抗”等。
    发现并正确利用能可靠区分三种运行状态的可测参量或参量的新差异,就可以形成新的继电保护原理。
    二、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1. 利用每个电气元件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包括正常运行情况)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差动原理的保护,如纵联差动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等。
    2. 差动原理的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所以被认为有绝对的选择性。
    在按照上述原理构成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时,可以使它们的参数反应于每相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使之仅反应于其中的某一个对称分量(负序、零序或正序)的电流和电压。
    正常情况下,负和零序分量不会出现,而在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时,它们均具有较大的数值,在发生不接地的不对称短路时,无零序分量但负序分量较大,故利用这些分量构成的保护装置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也是它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
    另外,除反应于各种电气量的保护以外,还有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实现反应非电量的保护;当变压器油箱内部的绕组短路时,反应于油被分解所产生的气体而构成的瓦斯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高而构成的过负荷或过热保护等等。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整套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的。原理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6原理结构图

    1. 测量比较元件
    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电气量,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常用测量比较元件:
    (1)被测电气量超过给定值动作的过量继电器,如过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高周波继电器等;
    (2)被测电气量低于给定值动作的欠量继电器,如低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低周波继电器等;
    (3)被测电压、电流之间相位角满足一定值而动作的功率方向继电器等。
    2. 逻辑判断元件
    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3. 执行元件
    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看过《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继电保护热点文章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3-4-22 03:15

Powered by © 2011-2022 www.shop-samurai.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不良信息举报

技术驱动未来! 电工学习网—专业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技术学习网站。

栏目导航: 工控家园 | 三菱plc | 西门子plc | 欧姆龙plc | plc视频教程

返回顶部